10多天前,国际足联召开理事会主席团视频会议。 鉴于疫情持续蔓延市足球协会框架,国际足联决定成立“抗疫”工作组,密切监测疫情发展,适应变化,与各洲足协和会员协会一道,共克时艰。
国际足联会议期间还形成了三项决议:一是在各项赛事日程的设计中,确保考虑到各相关方的利益和需求,同时为各级赛事找到符合国际足联要求的适当解决方案。全球足球的利益。 并始终把确保赛事所有参与者的健康放在第一位; 其次市足球协会框架,在球员转会问题上,评估是否有必要修改或暂时豁免《国际足联球员身份和转会规定》,并及时对球员注册期限做出适当调整,保护球员和俱乐部的劳动权益; 第三,考虑潜在的财政支持。 即评估疫情背景下各大洲足球的经济影响,从而分析全球足球是否需要财政支持,并讨论如何界定具体的财政支持机制。
据悉,国际足联“抗疫”工作组近日已就上述决议涉及的细则和规定进行了讨论。 有件事更引人注目。 即结合足球产业各方因疫情面临巨大经济损失的现实,提出职业俱乐部及其球员双方在“薪资发放”问题上做出让步。 也就是说,在各项赛事停摆期间,建议球员暂时按比例降低工资,以缓解俱乐部的财务压力,避免因俱乐部入不敷出而造成巨额损失甚至破产; 另一方面,建议俱乐部适当延长与球员的合同期限。 ,从而在维护各项赛事公正性的同时,保护了选手的劳动权益。 会议还提出调整今年夏天的国际转会窗口——窗口的开启和关闭时间根据本赛季各职业联赛结束的具体时间设定。
相关信息还显示,国际足联疫情工作组于3月26日召开会议,形成了较为一致的意见。 在3月27日举行的世界论坛专题视频工作会议上,有关方面听取了全球17个职业足球联盟代表就当前疫情对世界足坛的影响和影响、球员合同、续约等问题的意见。讨论了转会窗口、国家队赛程重新安排等事宜。 会议相关内容将与国际足联疫情工作组起草的方案一起提交给国际足联。 据悉,国际足联将于4月1日召开紧急会议,上述内容一旦通过,国际足联将正式发布并全面实施。
那么,一旦国际足联做出规则调整,会对中国足球尤其是职业联赛产生影响吗? 中国足协和俱乐部是否会针对自己联赛的实际问题出台相应措施?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中国足协还是国内职业俱乐部都没有具体的想法。 据了解,相关信息中提到的“世界足球联赛论坛”会议,并没有中超联赛的代表参加。 从疫情背景下国际足联和各大洲国际足球组织的公开信息来看,所谓的应对措施或“决议”具有较为明显的“建议性、非强制性”性质。 这是因为,尽管各级国际足球组织有责任在行业内提出一些建设性或应急方案,但这些方案的实施离不开各国(地区)的法律和规则框架。 比如,亚足联此前对女足奥预赛附加赛、韩国赛、卡塔尔世界杯40强赛的赛程进行了多次调整。 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各国(地区)出台了严格的疫情防控规定。 比如外国人入境规定、国际航线调整等。 这些规定一旦发生变化,必然会给足球比赛的安排带来新的问题和变化。
同样,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是否会降薪,也需要根据中国足球的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的制定。 此外,中国职业足球联赛尚未成立。 球员工资支付问题关系到球员与俱乐部的劳资关系。 责任主体是俱乐部,而不是中国足协。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职业足球联赛高度发达的联赛中,包括欧洲五大联赛,其员工的劳动权益也受到成熟的社会保险体系的保护。 如果西甲球员暂时失业,他们将获得相应的社会救济。 这意味着,即使俱乐部降薪,球员依然可以获得可观的收入。 那么,目前国内职业足球俱乐部,特别是一些低级别的小俱乐部,为球员和其他员工提供的保险和预清保障条件是否齐全呢? 五险一金齐全吗? 这些问题或许比“是否降薪”更具有现实意义。 由此看来,即使国际足联出台了一些指导性意见,国内各级俱乐部也不一定会“照抄”。
需要注意的是,到目前为止,新赛季国内联赛的开赛时间表尚未公布。 对于每个俱乐部来说,当务之急是确保大家能够安全地聚集在一起,为下一场可能开始的比赛做好准备。 目前困扰各级联赛的主要问题似乎并不是“是否降薪”。 不过,目前大多数俱乐部都有外籍球员和外教因移民规定暂时无法返回中国。 中国足协尚未确定三级联赛最终入场名额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部分俱乐部因“争议”而无法获得入场资格,而造成“争议”的一个重要原因恰恰是“拖欠球会费”。工资”。 ”。
此前,中国足协已通过官方渠道宣布,将在新职业联赛赛季开始前开启新的转会窗口,协助各俱乐部妥善处理疫情期间的人员引进问题。 即使不会干扰俱乐部的薪资发放问题,中国足协也会从服务角度出发市足球协会框架,尽力帮助各俱乐部及时、适当地调整转会和注册规则。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