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是美国最大的卖淫组织,我们球员就是里面的妓女”
我们今天的故事要从一个叫丹尼斯·罗德曼的男人开始。
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与麦当娜35秒内演绎13次传奇,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谈笑风生。公牛王朝时期,老大乔丹、二把手皮蓬、罗德曼扮演盲人,组成梦幻三角,建立公牛王朝。
另一方面,他独特的性格让他成为媒体的焦点和宠儿,一个自带流量的男人。在闸北区交管局处理超速违章行政复议期间,他换了7600多次发色。他也直言不讳,最著名的就是上面那句话:你们记者、球迷、媒体都以为NBA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比赛?你们都错了。NBA是美国最大的卖淫组织,我们的球员是妓女,大卫·斯特恩是妓院的老板娘,他想尽一切办法榨干我们球员的每一分价值。
虽然丹尼斯·罗德曼的言论有些出格,但也能从某个角度让我们一窥NBA的本质,没错,他代表的是世界篮球的最高水平,以至于联盟在给NBA颁发总冠军的时候,都用了“世界之王”的称号。
但仔细考察之后,我们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认同罗德曼同志的观点:这是一个纯粹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联盟。
首先:这个联赛没有升级或降级
我们看英超、西甲nba 季后赛宣传片 champion,甚至中超,除了争冠,还有更惨烈的保级战。中国足球的无数假球丑闻,其实大部分都是因为保级战而起。NBA联赛,或者说美国所有的体育联赛,都没有升降级制度,这或许是因为美国人对体育比赛的参与感没有那么强,只是当做消遣。但要问,既然没有升降级制度,后来者又如何加入呢?
这就引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NBA由NBA官方协会管理,所有球队老板共同投票。联盟无论是增加新球队,还是修改规则,比如高中生能否参加选秀,都需要所有球队老板共同投票。新球队能否加入NBA,取决于很多因素。联盟会评估新球队所在城市的市场,老板的经济实力,最终取得所有现有球队老板的投票,才可以加入。
从这个角度看,这场听起来火药味十足的比赛,更像是骷髅会之类的兄弟会组织。或许休斯敦火箭队和金州勇士队的球员们都紧张兮兮,国内论坛上双方的粉丝们都想把对方生吞活剥。而在幕后,两支球队的老板们坐在一起,喝酒、抽烟、烫头发。毕竟,更多的球迷关注更热门的话题,就意味着卖出更多的门票和更高的比赛收视率,就意味着赚更多的钱。
那我们再来看看NBA是如何分配利润的呢?
1)门票收入
顾名思义,就是各支球队比赛的门票收入。但这里有一点,门票收入并不是球队单独留着的,而是需要按照一定比例上交联盟。这也是为什么联盟更青睐纽约、洛杉矶这样的大城市球队,即使他们的成绩很糟糕,因为人口多,市场大,门票贵。圣安东尼奥、俄克拉荷马这样的小城市则不受青睐。
2)转播收入
转播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联盟和各大电视台签订的大转播框架,这种转播框架比较复杂,比如常规赛签约NBC,季后赛签约ABC,全国直播签约ESPN等;另一种是球队自己签约的地方电视台。
所有的转播收入都会由联盟按照一定的规则,通过杠杆调整,统一分配。这个杠杆就是为了保证小城市、小球队也能获得合理的转播收入份额,避免马太效应。大城市越来越强,小城市最终会打不起来。虽然你是小女人养大的,但我还是爱你、关心你。
3)球衣及周边产品的销售
这才是最容易引起误解的,因为NBA球衣及周边产品的利润分配和足球的概念完全不一样,以足球世界为例,如果梅西一年的球衣销售额是5000万欧元nba 季后赛宣传片 champion,那么这笔收入自然是100%属于巴萨俱乐部的。
NBA考虑到能卖球衣的球星毕竟是极少数,如果按照足球的逻辑,很容易导致拥有詹姆斯、科比等球星的球队不劳而获,而像多伦多猛龙这样缺乏球星影响力的球队就没有动力去卖球衣。
所以在NBA的世界里,球衣销售也遵循着与转播收入分成相同的逻辑。所有球队的球衣收入都上交到联盟,联盟再分配给30支球队。所以萨克拉门托国王队有可能一年只卖出30件球衣,但获得的球衣收入却和拥有勒布朗·詹姆斯的湖人队一样多。
4)赞助及商标许可收入
赞助部分比较好理解,联盟会选定几个官方赞助商,并给予巨额福利,比如球衣赞助商Nike、耳机赞助商Beats等等,由于曝光量和流量巨大,赞助费自然不菲,比如Nike的球衣赞助费保守估计一年不少于4000万美元。
商标授权是一个比较有意思、容易做、利润也高的生意,也就是我们国内常说的IP授权。迪士尼是全球这方面的佼佼者,NBA也不甘落后,近两年大力拓展商标和图形授权业务。比如天梭手表、Beats耳机等。
同样,这两部分收入仍然秉承着联盟统一收钱,然后平均分配给30支球队的原则。
5)球队广告及球场命名
刚才提到很多收益都是联盟收了再分配的,但球队的球衣广告和球场冠名是球队独立运营收入中唯一不需要上交再分配的部分,这是为数不多的可以拉大大城市球队和小城市球队收入差距的项目。
我们刚才说了很多关于如何分蛋糕的问题,我想比起分蛋糕大家更好奇的是NBA是怎么做出这么大的蛋糕的?
这里需要提到两个名字,大卫·斯特恩和迈克尔·乔丹,他们分别代表了NBA崛起的两大战略,全球化和造星运动。
大卫·斯特恩曾经是一名律师,但在20世纪90年代初第一次来中国时,他却表现得像一个没有底线的阿谀奉承者,先是表示自己从小就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然后又夸赞中国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甚至想去北京办理户口,高声唱《我的中国心》nba 季后赛宣传片 champion,将自己作为一名前法律工作者心中的公平正义粉碎殆尽。
他的诚意让中央电视台折服和感动,他提出在中国免费转播NBA比赛,甚至建议中央电视台出资让中国媒体在美国转播全明星赛。
免费就是最贵,这种态度自然难以为继。而电视的逐渐普及,90年代初电视网络的迅猛发展,也极大助推了NBA登陆中国。
从此,NBA终于在这个全球人口第一大国扎下了根。中国有句古话,天助自助者。后来,NBA和大卫·斯特恩也非常幸运。中国涌现出一位名叫姚明的球员。大卫·斯特恩第一次见到姚明时,疯狂地拉着姚明的手,仿佛在说,其实我爷爷有一个中国姓氏,他姓姚。
尝到甜头之后,斯特恩继续重用和迭代全球化战略,NBA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虽然NFL仍是北美第一联盟,但从全球来看,NBA的影响力是NFL无法比拟的。
这里需要补充一些背景知识,NBA在80年代其实还是一个穷小子联盟,并不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因为篮球根植于黑人文化,场外的暴力、吸毒等各种丑闻困扰着NBA在公众心目中的正面形象,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群低端罪犯的游戏。斯特恩上台之后,在发掘巨星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花在了一件事上:塑造健康、积极、愿意为社会做贡献的球员形象。首先从服装开始,很长一段时间里,一切嘻哈风格的宽松夸张的服装都被禁止,比赛日到达球场时必须着正装(这条法令直到21世纪初才有所放宽)。
同时,要求球员积极参加社区活动,比如探访社区医院、学校,探望病人和儿童,在公众面前树立积极向上的形象。
另一方面,对于球员的过激行为,比如场上打架,会进行高压打击。长期以来,打架被认为是篮球比赛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但斯特恩对这种行为是零容忍的。任何打架的人都会被立即罚款并禁赛多场。虽然球员们性格张扬,但他们承受不起巨大的经济损失。没有人能抵挡金钱的诱惑,对吧?
至于造星,那真的是运气问题。上面说了,出现了一个叫迈克尔·乔丹的人。我就不浪费时间去说乔丹老板的事迹了。按照乔丹老板的造星逻辑,NBA就像一个骗局,不断培养出科比、艾弗森、加内特、勒布朗等一系列超级巨星。他们成为青少年的偶像,能卖球票和球衣,能有赞助商喜欢,成为NBA赚钱机器最强劲的推进器。
说了这么多,我们回过头来想想罗德曼之前关于卖淫组织和妓女的比喻,是不是觉得很形象?NBA看似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体育联盟,但其实本质上是一个以大众娱乐、追求最高商业利益为目的的纯商业联盟。球员们就像是这部戏里的演员,卖力的表演,而联盟则是导演兼编剧,制定游戏规则、包装这部剧,这样消费者才会心甘情愿的买单。
做了这么多准备,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够帮助大家更加深入的了解NBA,更加理解电子竞技商业的本质。
曾经风靡一时的电子竞技游戏,因为种种机缘巧合,以及市场的成熟,逐渐掌握了这个世界的话语权。更重要的是,昔日的游戏少年们,已经渐渐步入中年,逐渐掌握了这个世界的话语权。而随着去年IG在英雄联盟S赛上的夺冠,电竞这项生意被放到了大众的视野之中。也有不少投资者跃跃欲试,甚至普通白领也从各种渠道了解到一些不靠谱的消息,比如未来5年电竞行业人才缺口10万,这是一个快速赚钱、享受行业红利的机会。
那么接下来我会按照NBA的逻辑,详细讲解电竞行业的现状和深层逻辑。
首先,除了英雄联盟以外,目前各大电竞赛事其实分为两大阵营:
腾讯拳头游戏领衔的《英雄联盟》
以及Valve主导的dota2和csgo比赛
Valve旗下两大游戏DOTA2和CSGO的赛事模式和我们上面分析的NBA职业联赛模式不一样,更像是ATP网球模式,以全年赛事形式进行,全年有多场小型赛事和几场重量级大型赛事。DOTA2还有年度压轴赛事Ti,今年已经是Ti第9年,而这项赛事今年将来到上海。
我们可以将小锦标赛比作网球界的大师赛,大锦标赛比作网球界的四大满贯赛事,而 Ti 比作年终总决赛。
虽然Dota2和CSOGO在中国的玩家数量不如近两年的英雄联盟,但在全球范围内依然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同时,Valve在举办赛事方面的杀手锏其实很简单:超高的奖池。去年在加拿大举办的TI8比赛,总监奖金高达2500万美元,仅冠军奖金就超过1100万美元。
不过Valve的赛事在中国似乎远不如奖金少很多的英雄联盟赛事那么受欢迎(去年IG夺得了英雄联盟S8冠军,冠军奖金也只有84万美金,还不及TI冠军的零头)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简单来说,我有三点看法:
1、V不是上市公司,所以它有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Valve 是少有的尚未上市的大型游戏公司,因此无需担心上市公司的股票市值。此外,凭借 Dota 2 和 CSGO,加上 Valve 的摇钱树 Steam 游戏平台,Valve 的现金流非常出色。其掌门人 Gabe 也是典型的技术男,性格古灵精怪,又爱赚钱,因此在商业运营和开放赞助商方面不够积极。
Valve旗下的Steam游戏平台提供游戏销售和下载服务,收取高达30%的佣金。由于属于非上市性质,Valve的财务报表无法获取。仅从已公布的数据来看,2017年仅Steam平台就为Valve带来了43亿美元的收入。
2. Valve 的两款游戏过于硬核,玩家年龄正在增大
虽然CSGO与DOTA2都是非常优秀的游戏,并且能够在人类游戏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两款游戏都存在着入门门槛过高,过于硬核的问题,对于新手和新玩家来说并不是很友好。
同时,CSGO和DOTA2的核心玩家都是出生于1983年到1993年这十年间,这批玩家如今大多年龄在30岁以上,对游戏的参与度和对赛事的观看度都已经大大降低。
3. V社的赛事运营不如英雄联盟
这个问题又把我们带回到今天讨论的最重要的问题:什么才是最好的赛事或者联赛模式?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英雄联盟电竞赛事的商业逻辑完全照搬了NBA联赛的模式。
一是严格总部管控。
英雄联盟每年的比赛并不是像Dota2那样全年巡回,而是分为几个赛区:中国的LPL联赛,韩国的LCK联赛,港澳台的LMS联赛,欧洲的LCS EU,北美的LCS NA。
各大区各自组织联赛,联赛期间穿插洲际赛等跨区比赛,最后各大区选出前几名,共同参加年终S赛。
参加联赛的球队都是经过官方审核的,简单来说就是招标,你愿意出高额的门票费,我就让你进去打球。
这个过程很像NBA新球队的加盟,需要很高的入场费。今年LPL的新军V5是赌王之子何先俊的,门票价格有很多不靠谱的猜测,从9000万到1.2亿不等。由于没有官方数据,个人认为过亿是不可能的,更多的是双方心照不宣的炒作。但不管怎样,一张门票的价格应该不会低于5000万人民币。
二、通过强有力的控制确保产品质量
这里的产品质量指的是赛事的精彩程度、话题度和娱乐性。虽然我是 Dota 的铁杆粉丝,但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到现在,我仍然看不起英雄联盟这个游戏。但不可否认的是,从赛事呈现给观众的精致程度来看,英雄联盟的优秀程度远胜于 Dota2。
让我们举个例子:
这是英雄联盟直播的观众镜头
这是 Dota2 比赛转播的观众视角
这是春季赛的开场宣传视频,建议大家看一下。
这是我最喜欢的 dota2 队伍,......
以上图片并不代表英雄联盟的粉丝都是年轻漂亮的小姐姐,Dota2的观众都是胖宅男,关键还是在于赛事主办方的运营和图片的后期处理与包装。
从最终的视觉包装来看,我想大家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英雄联盟的包装更加年轻化,更有视觉冲击力,也更受年轻人的喜爱。
这是来自一家公司:腾讯电竞
这家由《英雄联盟》开发商 Riot Games 和收购 Riot Games 的腾讯联合成立,专门负责运营《英雄联盟》赛事的公司,其运营策略、手段、对联赛运营的把控,以及选手的形象服饰、赛前宣传片、赛后采访等都精雕细琢,确保呈现给观众的是年轻、潮流、有魅力的。
同时积极与品牌开展商业合作,目前LPL的三大官方赞助商为:肯德基、奔驰,以及不久前签约的耐克。
为了保障支付门票费用的队伍的权益,LPL在去年彻底废除了升降级制,虽然目前没有转播收入,但腾讯电竞已经最大限度地将赞助收入按照一定比例分配给了各支队伍。
是的,这是完全照搬NBA模式。
当然,现在就认为电竞已经成为一门赚钱的生意还为时过早,毕竟目前各支队伍都处于亏损阶段。不过,早期仅靠富二代扶持的中国电竞产业,近几年却已风生水起,苏宁、京东、Top 等纷纷自组队伍,更多国际一线品牌也对电竞业务给予关注和投入热情。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电竞必然会成为比肩欧冠、NBA的超级赛事IP。
最后我想跟大家讨论一个问题:为什么像NBA、LPL这样控制力强、中心化的联赛更容易成功?这是否隐含着中心化更高效的逻辑?
虽然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无论是NBA还是英雄联盟,这种中心化、强控制的利润分配模式意味着每一支球队或是个别选手都不能肆意妄为,必须按部就班地听从命令,甚至会造成球队与联盟之间很大程度的冲突。
就如同罗德曼对NBA的抱怨一样,或者说得更夸张一点,这是以抹杀个人自由和个性来换取整个体系的效率和诚信。
这难免让人把一项体育赛事或联赛与某种政治体制联系起来。
个别键盘侠常常会用各种美丽的理由去攻击、批评,但事实上他们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是这个制度的受益者。
毕竟年年打得不好的夏洛特山猫队还能赚钱,还能享受勒布朗詹姆斯给他们带来的明星奖金;
在更加开放和狂野的英格兰足球联赛中,成绩不佳的查尔顿竞技队濒临破产。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地方还在进行“黄背心运动”,而有些地方却已经秘密实现5纳米芯片量产的原因。